加入协会的优势不胜枚举:
1. 能够迅速巩固与提升会员及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一旦成为协会或商会的一员,会员即享有独特的经济地位,容易赢得同行的尊重和认可,从而为会员和企业带来商机和财富。
2. 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协会和商会会员拥有独特的政治身份,受到法律和各级的保护,便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 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和交易交流平台。协会和商会不仅促进会员间的交流与友谊,推动合作与共赢,增强协会的活力、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而且能够和其他兄弟协会、商会开展广泛的业务交流和往来。
4. 组织文化和商务考察。组织行业内会员、企业之间以及行业组织的调研考察,组织成员对外参观学习。
5. 帮助会员解决实际问题。会员企业一旦加入协会和商会,就找到了自己的“家园”和代言人。协会和商会可以利用良好的资源和会员网络为会员企业解决各类经济纠纷和侵权行为,避免重大经济损失。
6. 促进产业链整合。与其他行业协会、商会等机构交流和互动,实现双赢。
7. 为会员和企业提供展示形象和扩大影响的机会。通过主办或协办行业大型展览会、专业讲座和培训等活动,促进会员和企业拓展市场空间和网络,带来直接效益。
8. 权威推荐和表彰。协会和商会可以组织表彰和推荐先进企业与个人,弘扬行业优良风气,建立良好的行业竞争环境。
9. 具有无可替代的“仲裁”作用。由于协会和商会具有自律性,因此是市场竞争和秩序规范的天然“仲裁者”。
除此之外,加入商会还有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1. 家的归属感:只要您是家乡人,无论是企业家还是个体户,承认商会章程,愿意履行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具备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都可以成为商会大家庭的一员。
2. 眼界开阔:通过商会活动、媒体宣传交流,会员可以获取更多商机,发展自己的企业。
3. 顾客信赖:在店铺挂上《会员牌》,就等于挂上了“信得过”的牌子,提升企业形象和诚信度。
4. 同行认同:商会会员基本都是同乡,有共同的地域文化、接近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认同感,容易消除隔阂,产生合作愿望。
5. 商会依赖:遇到权益维护、资金周转等困难时,商会会积极协调解决,并打造会员之间资金互助平台。
6. 会员优待:成为会员后,可享受免费宣传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员工免费培训等优惠。
7. 互助实惠:商会及会员的一切商务活动和生活消费活动会优先考虑会员单位,增加营业收入并享受最实惠的服务。
8. 商盟荣誉:全国商会基本都已成立,兄弟商会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广泛,加入商会代表一份荣耀。
9. 品牌意识:借助团体的力量发展生意,打造属于自己的家乡品牌,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带来更多效益。
商会的作用及意义在于:
1. 家的归属感:商会是企业家寻求归属感的新型社会组织,大家相互取暖、相互鼓励。
2. 人脉网络:加入商会意味着有更多的社交活动,结识更多的人并建立长时间的交往关系,朋友就是资源。
3. 信息渠道:商会是一个沟通渠道和信息的汇聚地,提供政策、投资、项目等信息,帮助会员自身发展。
在信息浩瀚如海的现代社会,珍贵的商业信息和稍纵即逝的商机常常在不经意的对话中闪现。要想捕捉这些机遇,就必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并迅速采取行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对于企业家而言,商会是一个绝佳的品牌推广平台。加入商会的企业家可以利用商会会刊、网站、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短信平台等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全方位展示企业的创新品牌,塑造企业的诚信形象。
声誉和信誉是个人和企业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石。除了依靠日常的言行举止、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来赢得声誉和信誉外,加入商会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商会网站、刊物以及会议、活动等场合的宣传,可以取得“投入少、效果好”的宣传效益。
商会也是公益互助的重要平台。在抗震救灾、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慈善事业上,商会能够引导和带动会员企业积极参与,奉献爱心,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自晚清以来,商人地位的变化以及商人组织性质的转变,为近代商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从早期的行会和善堂等形式的商人组织,逐渐转化为具有近代意义的商会。
回溯历史,1899年出现了第一个有关商会的民间拟定章程,标志着商会组织的初步形成。随后,在1902年,上海通商银行的总董严信厚组织成立了上海商业会议公所,这是近代商会的雏形。
清于1903年设立商部,作为统辖农工商实业的最高管理机构。在商部的推动下,商会组织逐渐法制化、规范化。1905年1月13日,天津商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商会组织在全国范围内的蓬勃发展。
到了1908年,全国已有一定数量的总商会和分会。随着商会的不断壮大,其法律地位也逐渐得到确立。1915年,参议院代行立法院职权,公布了《商会法》,为商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后,商会制度经历了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从创立之初就是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社团组织,并逐渐成为清最为重视的新型商办民间社团。
申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