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和健康养生观念的普及,健身会所如同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住宅区周边逛一逛,就可以见到许多家。市场竞争压力显而易见,有些健身会所因为运营不善而陷入困境。
很多人认为,健身会所的运营模式是依赖那些不去锻炼的会员贡献收益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传统的健身会所的商业模式通常是先购买健身器材,定位群体和经营模式,同时装修场所时就开始出售会员卡。开一家大中型健身会所初期投入较多,因此通过预售会员卡的方式快速回收成本是较为稳妥的方法。
以常去的家附近的健身会所H为例,其室内装修环境和教学特点与一般健身会所不同,更注重欧美国家那种定制型。因此群体定位也独具特色,吸引了许多注重体验感的人来锻炼。听说近期还要开设一家新的H大中型健身会所,第一家经营良好,因此有资金投入新场所租赁,扩大人流吸引客户购买预购卡。例如第一个月2000元一年,第二个月3000一年等等。等器械购置回家拼装运行后,大部分第一期的预购卡收益就可以抵充一部分成本,然后就是教练的聘用和经营。需要不断的售卡行为来维持经营成本和后续收益。
在健身过程中,除了少数人会坚持每周多次的运动外,大多数客户可能一个月难得去一次。健身会所每次都会发放大量的会员卡,客户是否来并不重要,如何确保第二年的续卡率成为了关键指标。
在健身会所中,有一种现象十分普遍:许多人一进健身会所就占据跑步机,只做简单的慢跑,根本不使用器械。对于办了会员卡的同学们来说,这样单一的训练方式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私人教练服务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选择。例如作者选择的H+健身会所就定位在必须私人教练方式。现在有无数的新手运动者愿意花钱请好的教练教自己如何健身,相较于自己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动作和食谱,这无疑是省时且有效的方法。唯一的难题在于好的教练的稀缺性。
有人开健身会所得目的是为了洗钱,而实际上开健身会所并非易赚钱之事。以自己800平米的健身会所为例,百万投资下去,每月的成本包括租金、机器设备、室内装修、职工薪资等加起来高达二十万,若想在一个月内销售额达到四十万才能保本,即每月要卖出400张VIP卡。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可能并不容易实现。作者从2012年开始做运动健身科普,到2015年进入体育行业,期间接触过无数运动健身创业者,并开过三家健身工作室,也帮助过多个运动健身团队建立自己的健身会所。可以说对中国的体育行业十分了解。尽管经历了这么多,作者仍觉得在中国开家健身会所赚钱并不容易。若投入同样的时间和努力,可能去做其他行业能赚得更多更快。
以二线城市市区三楼铺面1000方的健身会所为例,其早期成本主要集中场所保证金、室内装修成本以及器械购买等方面。而经营成本则主要集中在场所租金成本、人员成本以及水电工程及收益性支出等方面。早期大约需要一次性投入200万,中后期每月的经营成本也在20-30万之间。能否生存完全取决于开业前的预售情况,预售好则生存和盈利的几率就高。
在2015年以前,想要在中国开健身会所大多是采取圈地的方式,只要经营得不错,基本都能生存得很好。但自2015年后,因为新的体育政策的影响以及大量资本的涌入,体育行业已经不再是蓝海。对于普通人想要再进入体育行业创业可能会比较困难。作者认为,在目前阶段进入体育行业要想设立会所必须拥有教练员资源、场所资源以及其中之一才能做好工作。若没有这些资源还是建议谨慎进入。
预购能否带来丰厚的利润?如果你花费20多万元租下一个空场所进行预购,不仅可以为开设健身会所筹集资金,还有机会赚取百万元以上的利润。
不幸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如果你的健身会所开业后就开始亏损,每天的经营成本可能会高达几万元。如果你在私人课程授课方面不够专业,可能会继续面临亏损的局面。这种情况反映了为什么在中国,许多健身会所开业一段时间后就会转让或破产倒闭。
关于开设健身会所是否赚钱的问题,这要看你的经营策略和项目规模。小区健身会所或商业综合体健身会所的盈利点取决于室内装修水平和经营项目的丰富程度。小到只有快速健身房配备基本的有氧无氧器材和私人教练区,大到综合性健身俱乐部涵盖各种课程和活动区域。投资额从数十万到数千万不等,盈利空间也因此各异。
作为一位长期在体育行业工作的人,我来为您分析一下健身会所的盈利模式。健身会所是一种预付款式的经营模式,主要商品是VIP卡和私人课程。在我国,健身会所大多以销售会员年卡为主,但这存在一个风险问题,预付款只是一种对未来的服务承诺。如果会员预付的钱无法确保服务的长期提供,那么只有不断吸引新的会员来填补空缺,恶性循环会导致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从会计角度来看,这种盈利模式是亏损的。对于每月收入超过支出的现金流来说,老板可能会认为仍然是在赚钱。
我国目前的健身市场包括商业健身会所、小区健身会所和纯运动健身馆等不同类型的场所。商业健身一般会选择商业街区或CBD地区;小区健身则多在住宅小区密集的区域;而纯运动健身馆则主要以比赛为主,较少以盈利为主导。体育行业在我国仍是一个小型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一些知名的健身品牌如威尔士健身、一兆韦德等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做好一个健身会所需要关注多个因素,包括位置、会员管理、私人教练管理、市场营销策划等。了解健身会所的盈利点至关重要,目前主要的盈利点集中在VIP卡和私人教练上。如果预购做得好,可以迅速收回大部分投资成本;否则盈利周期会延长。在运营得当的情况下,健身会所可以在三到六个月内实现盈利。
传统健身会所的盈利模式主要集中在私人教练和VIP卡上。然而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在早期阶段可能会迅速回收资金但在后期运营会变得更加困难主要原因是会员复购率低只能依靠持续引流来维持会所的盈利。要想使健身会所长期发展不断盈利还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比如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新的盈利点等。例如一些健身会所通过引入智能化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增加新的课程和活动来提升会员复购率从而实现持续盈利。因此健身会所的盈利取决于你的运营策略和创新能力运营得好收益巨大运营不当也可能面临亏损的风险。
对于这个问题表明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我也同样对这个行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深感体育行业的投入大收益小。随便一个小设备可能需要数万元家用跑步机和大设备更是价格高昂。开一个健身房的设备加上房租至少数百万起步而年费会员费用两三千一年三四线城市可能更低。一般一个健身会所发展几十名会员就差不多能维持运营但靠会员年费很难实现盈利第二项收费来源是私人教练但购买私课的人并不多。以前361回收巴拿马的时候发布的财务报告显示巴拿马全国108家加盟店一年只有不到五千万的盈利而且巴拿马是高端运动健身信用卡年费就高达4000-7000-10000元私课费用也只有500元而一般健身会所的私人教练费用在200元左右显然想从健身行业赚钱并不容易。
对于你提到的每个会员都按月卡计算再上一节私课的情况我了解到每位会员的消费能力有限平均每天贡献的收入有限即使假设有400位会员主营业务收入也有限需要考虑早期设备投入和其他运营成本如何盈利确实是一个挑战。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可以咨询业内人士获取更多指导以深入了解这个行业并获得更全面的视角和分析角度不同的见解也可能会带来启发和新的思考方向在深入探讨这个行业的每个细节之前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分析来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和策略以实现盈利的目标同时也需要关注法律层面的相关风险和规范为开展业务保驾护航也需要借助专业人士的法律建议和合同审查以确保业务的合规性和合法性以保障自身权益不受损害同时也提醒大家在参与任何商业活动之前都要充分了解相关法规和法律风险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
申请使用